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

從最底層基礎建設到軟體開發,無所不包的雲端(Openstack Day 12)

Object Storage (Swift)

今天講的是Openstack 中 Storage (儲存)這個部分。其專案名稱為Swift

主旨是提供有冗餘功能,高擴展性與 符合性價比 的 object Storage

透過使用一般的x86伺服器組成Cluster,來達到Petabytes 等級的 儲存

沒有中央集權的 管理的伺服器來避免其單點錯誤性。

而其專案可單獨與Compute(Nova) 專案 ,切來來運作。




Proxy node(Auth node , Proxy node)

Auth Server
主要負責認証其使用者發出了request 是否合法

Proxy Server

負責處理request 與 底層API與Stroage  Node 互動。


Stroage node ( Account Server , Container Server , Object Server )

Account Server

處理 索引 containner database
Container Server

負責處理object 所在的位子

Object Server

實際儲存 接收與刪除object 儲存在local 磁碟中

(Storage nodes 可參照下面的圖)



Ring 

a set of  mappings of data to physical devices (hash)
透過HASH的模式來管理File Partition.

用來確保每一個副本會被放在每一個zone中
   zone: data center , storage , HD devices (zone可以透過管理者來定義)





至於Zone 是怎麼運作的,這裡以三台  Node  為一個zone  為例。
每一個Zone上頭都會有一份的Replica ,這裡其檢查機制檢查到 zone 4 上有副本損壞。

其Zone 2就將他正常的版本,COPY至Zone 1去 來避免其檔案因副本數低至0。

而導致檔案遺失。




講了這麼多,不知道各位看官。分辨的出其檔案系統與先前的介紹Cinder 與 Glance 的差別性了嗎?


剛好官方整理了上面這張表,提供給各位參考使用。

Day 21 Ending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