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

從最底層基礎建設到軟體開發,無所不包的雲端(Openstack Day 1)

接下來的幾天,

筆者 將 介紹Openstack專案與其實作的部分。

此雲端作業系統專案從2010發展至今,已經有接近五年的歷史了。

目前各家大廠已經為他為標準開始實際應用此套雲端作業系統

ex: HP , rackspace.


而其他廠商紛紛加入其開發行列如:

Dell , Intel , Cisco , AMD , REDHAT

目前已經發佈的版本已有了8個版本

從A版 - > I版本。 而J版已經也進入開發期了。


他支援各家Linux的作業系統,來做安裝
如:Ubuntu , RHEL , SUSE , Debian , Fedora

而虛擬化部分從 OpenSource 到 商業軟體

KVM , Xen , Virtualbox , VMware , Hyper-V 都已經於現行的專案做支援。

資料庫部分則是支援PostgreSQL ,  MySQL , SQLite



Openstack 其特色莫過於可以將計算,儲存,網路。重新切割在管理分配使用的功能了。

以往主機購買進來,最小的單位的就是單台主機。

而透過Openstack 的虛擬化管理功能,

我們將可以把 最小單位縮減到管理者所需的機器規模。

重點是他提供了Dashboard -WEB GUI

提供管理者可以管控其下計算, 儲存, 網路資源。

提供相當高的便利性。


據官方的文件提出了Openstack 的五個優點

Component base architecture 

 可以快速新增其架構

Highly available
  高可用性

Fault tolerant

容錯性架構 ,

獨立其process, 來避免其連帶錯誤性

Recoverable

由於其設計,可以容易的被還原與除錯

Open standards 

擁有開放並已經實踐的API





而上圖則是Openstack 專案的 架構圖,可切分為主要的三個部分。

Compute ,  Networking , Storage .

三個專案原則上可以分拆出來單獨使用,也可以組合兩個來完成你所需的功能部分。

當然以一個雲端服務商來說,端看你想提供的服務架構大小。

若只是內部評估使用,可能就只需單獨使用Compute 的部分。


明天將介紹其十個細部專案的用途與名稱

先透露其專案名稱 ,提供大家可以先行學習

Keystone , Glance , Nova , Cinder , Horizon

Swift , Neutron , Ceilometer , Heat , Trove

Day xx Ending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